沿路「友里」健樂行2024
沿路「友里」健樂行2024(已完結)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2024年沿路「友里」健樂行步行籌款開始啦!💞💞 即日起至3月24日都可以支持我哋!善款用於支持本處發展基層家庭及長...

新聞稿

疫下幼園生面授課不足 家長憂子女升小難適應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辦升小體驗日 助K3畢業生學寫手冊 守校園秩序

疫下幼園生面授課不足 家長憂子女升小難適應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辦升小體驗日 助K3畢業生學寫手冊 守校園秩序 新冠疫情持續近三年,令大部份應屆K3畢業生需...

疫下幼園生面授課不足 家長憂子女升小難適應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辦升小體驗日 助K3畢業生學寫手冊 守校園秩序

新冠疫情持續近三年,令大部份應屆K3畢業生需要在缺乏建立校園生活的情況下升讀小學,早前曾有調查指出,逾9成家長對子女升小感憂慮。有見及此,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的兒童及家庭服務組將於813日舉辦升小體驗日暨升小適應家長講座,對象為K3準升小學童及其1名家長,即日起公開接受報名,名額為15對親子,截止日期為88日。此外,有家長反映疫情下,學校大部份時間停止面授課,憂兒子升上小學後,不懂表達自己和難交新朋友。

是次活動包括升小體驗日和家長講座。升小體驗日內容包括讓參與學童模擬小學的上課時間表,包括上中文、英文、數學堂和小息等,另外亦會學習小學上課的規則,包括集隊、上課、下課和小息應遵守的秩序,以及如何寫家課冊等,並由註冊社工進行觀課,個別觀察學童適應情況,並向家長報告參與情況及提供建議,透過模擬上課,讓學童更具體認識小一學校生活,減低適應困難。家長講座則包括學習靜觀及家長情緒教練課程的技巧,舒緩孩子升小壓力。

本處於今年六月至九月期間推出「手牽手升小同行」服務,並由20名專業社工團隊參與,到校為學前單位提供一系列升小支援服務,包括升小體驗日、升小家長講座及派發升小支援學習套。有份參加計劃的學校—神召會華人同工聯會景盛幼稚園梁慧芬校長表示:「疫情下,即將升小的K3學生三年來的校園生活都斷斷續續地過,家長和小朋友情緒、執行技巧都難免受影響。學校每年都會為K3學生安排適應週,但始終在幼稚園和小學環境的感覺也不一樣。路德會舉辦的升小支援活動正好就是一個橋樑,讓小朋友和家長分別透過不同活動,接收到一致的升小知識和技巧,例如執書包,家長透過講座形式了解,而小朋友則透過模擬課程學習。另外,透過視像觀課,觀察到小朋友能按老師指示上課、自行表達意見,令家長在充滿憂慮的情況下頓時變得放心。」

另外,本處社工透過與家長訪談,了解到家長對孩子升小適應的擔憂。其中一名個案莊小姐育有3名分別就讀中三、小六及K3的女兒,她發現就讀K3的女兒家茹,在社交及學習表現均有別於當年兩位姐姐升小的狀況,「在疫情停止面授課期間,家茹對做功課不感興趣,叫極都唔做,專注力亦有不足。」莊小姐指,自己對此束手無策,情況持續至恢復面授課堂,家茹的學習動機才有改善。她又認為,疫情下家長之間的交流亦因孩子不用上學而減少,升小資訊只靠學校分享,擔心未能為孩子升小作好準備。另一名育有1位就讀K3兒子的家長王小姐指,其兒子宏宏的言語發展較弱,需接受言語訓練,疫情下學校及言語訓練均停止面授,社交及言語互動不足,她擔心兒子不懂表達自己和交不到新朋友,對適應小學生活負面影響。另外,育有一名就讀K3女兒的愷童媽媽認為,女兒3年幼稚園生活上實體課時間很少,擔心缺乏體驗式學習,令孩子的學習不夠深刻

升小體驗日暨升小適應家長講座詳情:

日期︰2022813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9:15-下午12:30

地點︰路德會梁鉅鏐小學

對象︰K3 準升小學童及其家長1

人數︰15對親子

收費︰每對$50(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報名詳情:可瀏覽「手牽手升小同行」Facebook

截止報名日期:202288日(星期一)

關於兒童及家庭服務組

兒童及家庭服務組以「家庭為本,促進兒童全人發展」為提供服務的核心價值,推展的服務策略一方面致力培育兒童建立良好的品格與價值觀,達致全方位的成長發展,另一方面,亦著重提升家長素質和功能,發揮家庭照顧者的角色;此外,透過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促進家庭的互動和溝通,協助建構和諧家庭的網絡,轄下之兒童中心、家庭輔導中心、家庭教育服務、兒童及家長熱線服務,均能為社區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促進家庭身心靈的關顧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

http://www.hklss.hk

--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親子快樂指數」家長調查結果 孩童上網課欠專注 無心向學愛打機 逾5成人疫下與子女衝突增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親子快樂指數」家長調查結果 孩童上網課欠專注 無心向學愛打機  逾5成人疫下與子女衝突增  訂家規多讚賞 助孩子建自律增自信 疫...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親子快樂指數」家長調查結

孩童上網課欠專注 無心向學愛打機  5成人疫下與子女衝突增 

訂家規多讚賞 助孩子建自律增自信

疫情持續逾兩年,家長和孩子長時間逗留在家抗疫,雙方的情緒難免受影響。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組和兒童及家庭服務組組成的家庭策發工作小組於今年81日至8日期間,以網上問卷形式向家長進行一項關於「親子快樂指數」調查,共獲683位家長回應,希望透過調查了解家長和子女在疫情下的相處模式

結果顯示,有54.3%家長指疫情後孩子在家上網課,增加了與孩子的衝突,當中有73.8%人發生衝突的原因是孩子不專心上網課,有48.6%人是因為孩子心散及無心向學,48.4%人則因為孩子只顧玩電子產品,亦有30.8%人因為孩子作息時間混亂而起衝突。此外,有36.2%人認為疫情有令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變差,當中的人認為關係變差的原因,首三位依次為︰孩子學業問題,佔51.8%、自己情緒控制問題,佔44.5%、工作/生活的壓力則佔40.5%

調查問到家長覺得自己與孩子的親子快樂指數有多少分(1分代表最低,10分代表最高)34.6%人選擇8分佔最多,其次是7分,佔22.7%15.5%人選擇9分排第3另外,30.6%家長認為「愛讚賞」是最能提升親子快樂指數的元素,其次是「愛尊重」,佔24.6%。此外,有60.6%人認為「愛自律」最難執行,其次為「愛尊重」,佔11.6%

家庭策發工作小組發言人陳玲敏表示,逾6成家長認為「愛自律」最難執行。她解釋幼童處於「無律期」,好奇心重及愛探索環境,然而認知發展未能掌握規範的概念,往往難以遵守規則,而少年時期為「他律期」,需要外界設立規範,讓其學習自我管理、決定哪些事該做或不該做等,由「他律期」變為「自律期」非一時三刻能見成效,需長時間實踐,她建議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及遊戲中教導孩子學習自律,如訂立家規和日常作息時間表等。她又建議家長應學習欣賞孩子努力的過程,當看見孩子有進步或改善時,可作出鼓勵及透過讚賞來肯定孩子的付出,從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她指出,家長宜「先處理心情(情緒),再處理事情」,避免由情緒主導言行。

女兒上網課易分心 媽媽變「老師」壓力大

莊太分別育有一名就讀小二的女兒小晴及約半歲的兒子,於疫情嚴峻期間,小晴上課模式由實體轉成網課,莊太發現女兒上網課時容易分心,「經常轉動椅子、老師向她提問時又不回應,自己當下心情便容易變得急燥,有時會忍不住立即在旁細聲提醒女兒要專心上課。」小睛因而覺得煩躁,上網課時故意大力把書本扔在書桌上向媽媽表示不滿。莊太坦言,雖然知道女兒有不滿,但又擔心她跟不上學習進度,尤其她上完網課後,經常遇到功課難題,自己要變成「全科老師」教她功課,感到壓力很大,自己不能適時平伏心情便會責罵女兒不專心上課,令親子關係變差。

莊太透過參與本處的親子活動與社工傾談,漸漸明白打罵未必是有效幫助女兒網上學習,自己亦反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才能找對方法引導女兒,她亦學懂放手讓女兒自己做功課後,直接交給老師批改,而小晴遇到改正時亦明白自己要有責任留心上課。莊太表示:「眼見小晴認真改正功課時,自己亦多讚賞小晴,漸漸發覺彼此關係變得和諧,女兒亦更願意與自己講出困難。」

five

家庭策發工作小組提倡「愛讚賞」、「愛尊重」、「愛擁抱」、「愛分享」及「愛自律」5大元素,助提升親子關係。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

http://www.hklss.hk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社交距離措施下對中學生的影響」調查結果 逾6成人減社交意欲 怕被見「除罩樣」 近4成人聚會有罪惡感 疫下中學生自覺溝通能力降 增「社交培訓」助建自信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社交距離措施下對中學生的影響」調查結果 逾6成人減社交意欲 怕被見「除罩樣」 近4成人聚會有罪惡感 疫下中學生自覺溝通能力降 增「...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社交距離措施下對中學生的影響」調查結

6成人減社交意欲 怕被見「除罩樣」 近4成人聚會有罪惡感

疫下中學生自覺溝通能力降 增「社交培訓」助建自信 

本港疫情持續近三年,各種防疫和社交距離措施,以至學校暫面授課等,均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了解疫情期間的社交距離措施對青少年的影響,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組的生命教育工作小組,於今年61日至30日期間,以問卷形式向全港中學生進行「社交距離措施下對中學生的影響」問卷調查,並成功收回1,051份有效問卷。

結果顯示5成中學生認為疫下社交距離措施限制,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給予的擁抱,會產生負面感受,有62人表示在社交距離措施限制下,社交意欲下降。此外,在問到於社交距離措施限制下的感受,63人表示憂慮日後除下口罩與別人相見,48人表示比疫情前更害怕面對面的社交場合,亦有近4成受訪者指,因為要遵守社交距離措施,與人聚會時有罪惡感。在長期的社交距離措施限制下,有22人表示對與人的溝通能力下降,從而擔心未來前景的壓力有所增加。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組單位主管朱家賢分析指,有逾6成人憂慮日後除下口罩與別人相見,亦有48人指比疫情前更害怕面對面的社交場合,可見青少年長期配戴口罩生活,逐漸習慣將自己的表情及情緒隱藏,不只欠缺練習用表情表達自己、讓人觀察自己情感,更會害怕除下口罩與人相處,日後或會出現社交退縮的現象,難與現實社交接軌。

他又指出,疫情下中學生與朋輩實體接觸的機會大幅下降,除了擔心外出會增加染疫風險外,亦需要考量外在因素如:家長在高感染率下的反對外出,朋輩擔心染疫而不願外出等,面對著想與朋輩實體接觸,但又不能外出的「社交挫敗」下,漸漸減低其社交意欲,長期缺乏社交下有機會誘發隱蔽危機。

是次進行研究的生命教育工作小組建議,學生宜重視及覺察自己的社交需要,嘗試於疫情下盡力保持與人交流的動機和建立良好的朋輩關係等。另外,小組亦建議在社交距離措施放寬的前題下,學校可舉行更多以人數較少的小組活動,讓青少年先以小組形式參與,使其慢慢適應社交接觸並重建正常的社交需要,待青少年逐漸適應後再延伸至規模較大的活動,加強青少年的社交動機及建立成功感,學校亦可加強與非牟利機構協作,讓有需要的青少年能於學校以外的場合得到支援。

此外,小組建議與青少年事務相關的公營政策部門或委員會,為疫下青年調撥更多資源,令他們更容易得到社交培訓,以裝備及加強在疫情下缺乏的機會,並能夠對未來有更強的信心,同時亦讓僱主做好期望管理,讓疫下成長而進入職場的青少年,有提供足夠的空間發揮其效能。

疫下限聚 與好友漸疏離

應屆DSE畢業生Daisy坦言在社交距離措施下,漸漸與朋友產生疏離感,「因為不能一大班人外出,只能跟隨限制人數聚會,沒有被邀請的人便會不開心,久而久之就更疏遠。」她表示,長期戴上口罩,也曾令學校老師及同學誤會她的表情。她又指,平日主要以電話與相熟同學溝通,缺乏在社交場合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即將升讀大專院校的她指,由於疫情已不能參加迎新營等活動,期望新學年疫情放緩,能有機會認識更多新朋友。

group photo

關於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組

分別座落於粉嶺、大埔及荃灣的四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為著關顧地區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培育他們的責任意識,各單位透過整合的工作模式,以青少年為本,提供一站式的多元服務,讓青少年透過參與義務工作、領袖培訓、技能發展等不同項目,加強自我認識,發揮所長,為自己人生規劃作好準備。本組於2016年成立生命教育工作小組,旨在透過青少年發掘個人性格特質和潛能,聆聽他們的需要,在成長道路中同行,給予合適的平台讓青少年展現能力,培養和提升青少年堅毅精神,又設立IG社交網站:lifeshklss,為青少年提供網上情緒支援。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多職媽媽精神健康狀況」問卷調查 逾八成媽媽身兼多職感吃力 七成半脾氣變暴躁 享受親子樂 玩藝術活動 平衡身心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多職媽媽精神健康狀況」問卷調查 逾八成媽媽身兼多職感吃力 七成半脾氣變暴躁 享受親子樂 玩藝術活動 平衡身心 明日(8日)為國際...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多職媽媽精神健康狀況」問卷調

成媽媽身兼多職感吃力成半脾氣變暴躁

享受親子樂 玩藝術活動 平衡身心

明日(8日)為國際婦女,不少媽媽除了要照顧子女,亦要打理家務和外出工作,身兼多職。為了解這些「多職媽媽」的家庭職責和精神壓力,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的路德家長專線202210月至20231月期間,以實體問卷形式,向身兼兩項或以上家庭職責的媽媽進行了一項關於「多職媽媽精神健康狀況」的問卷調查,共219位回應。

調查結果顯示,有逾八成人表示對兼顧「多職媽媽」的身份感吃力;有七成半人表示曾因要同時身兼多職而變得脾氣暴躁,有近四成半人則感到焦慮和情緒低落。調查又發現,近九成人對作為「媽媽」這個家庭崗位感到有精神壓力,當中有近三成人的精神壓力指數為七分(以十分為最高),佔最多。感到有精神壓力的媽媽當中,有近九成人的壓力來源是照顧及管教子女,其次是打理家務、處理買餸煮食等生活軼事,佔近四成。

「路德家長專線點蟲蟲熱線」單位主管李詩敏表示,「多職媽媽」是指不論妳是家庭主婦或在職,若妳正擔當兩項或以上的家庭職責便屬於「多職媽媽」,家庭職責包括照顧子女、照顧長輩、打理家務和外出工作等。她指出,在持續數年的新冠疫情影響下,「多職媽媽」的精神健康問題亦有所影響,值得社會大眾關注,她們往往情願為了照顧好家人、子女而犠牲自己的時間與私人空間,欠缺機會去緩解生活日常所抑壓的負面情緒。李詩敏建議媽媽們即使生活忙碌或家庭職責再多,都應該預留私人空間給自己喘息一下,例如做運動、散步、做面膜護理小睡片刻等。

路德家長專線於去年4月至今年2月期間推行Care Here多職媽媽精神健康支援計劃」計劃內容包括街頭快閃送禮行動、香薰蠟燭工作坊、管.斷捨離教養講座、家庭落力玩親子活動,及製作「多職媽媽值得你關懷」故事短片,並已上載到社交專頁:https://fb.watch/iXPXzndosa/

在職媽媽「忙湊B」 易忽略自己情緒

在職媽媽Queenie是一名社工,平日除了要工作,亦分別要照顧一名三歲就讀K1的女兒和一名兩個月大的嬰兒,同時要處理家務和照顧年紀老邁的父母,她坦言自己是「多職媽媽」。Queenie形容很多時會因為平日工作繁忙和花大量時間照顧小朋友,而忽略自己的情緒需要,「有時下班回家看到大女發脾氣,BB又在哭,自己處理不到時情緒會很低落,偶爾晚上要餵奶,導致睡眠不足,令心情欠佳。

另一位全職媽媽May育有四名孩子,分別就讀小一、K3K2,年紀最小的一位則仍未入學,她指平日除了打理家務,亦要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包括接送上下課和外出買菜等,她形容「這四年沒有真正舒服地睡一晚,因為他們半夜很淺睡。另外,他們爭玩具遇到不公平時會向我投訴,每次也要很公平處理,所以壓力很大。」其後,May參加了Care Here多職媽媽精神健康支援計劃」的香薰蠟燭工作坊,她認為心情能得到放鬆。

多職媽媽精神健康狀況 問卷調查

關於「路德家長專線」

「路德家長專線」於200610月創辦,首條結合家庭生活教育、社會服務事工及基督福音元素之24小時免費互動熱線,旨在為家長在身、心、靈、以至親職教育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服務內容包括:「與社工對話」服務、錄音資訊節目、主動關心計劃、到校支援服務、講座及工作坊。熱線電話:3622 1111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創新服務計劃」 三年推出30個服務涵蓋老中青 積木訓練SEN童成「小領袖」 基層婦學縫紉助人自助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創新服務計劃」 三年推出30個服務涵蓋老中青  積木訓練SEN童成「小領袖」 基層婦學縫紉助人自助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自2020年起...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創新服務計劃」 三年推出30個服務涵蓋老中青 

積木訓練SEN童成「小領袖」 基層婦學縫紉助人自助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2020年起積極推動機構內部創新服務發展,成立「創新服務基金」,截至2022年已推展共三期創新服務計劃,合共支持轄下單位設計的30個初創及持續計劃,在恆常服務以外尋找更貼近時代的服務。本處過去三年推出的30個初創及持續計劃,服務對象涵蓋長者、殘疾人士、青少年、婦女、基層兒童及家庭等。過去新冠疫情引致基層家庭面對開工不足及失業等問題,婦女往往礙於照顧家庭,加上缺乏工作經驗及就業渠道,即使想從事時間較彈性的兼職工作幫補家計也不容易。其中一項創新服務計劃「WE Can職場跳動婦女友善就業計劃」旨在灌輸充權婦女概念,轉變她們受助者的角色,讓她們除了受助之外,亦可以積極地使用自身能力解決問題。計劃提供縫紉技巧訓練、就業輔導及工作體驗等。透過向她們提供工作培訓及相關支援,讓低收入及劏房家庭婦女看見運用自己能力賺取金錢之路徑及進行相關規劃,改善她們的家庭經濟狀況,參加者們更合力縫製了160條圍肩,贈送予其他單位的服務使用者,展示學習成果

另一項創新服務計劃為「積木童行123」,旨在及早識別有潛在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並提供評估,會以積木治療及六色積木設計教材套,訂立一人、二人及三人以上小組訓練內容,改善學童在情緒、社交、認知及專注四方面的能力。計劃亦設「童行大使」角色,培訓已完成積木訓練的學童成為小領袖,以一對一的形式協助其他學童進行積木訓練。

本處已將20202022年期間推出的創新服務計劃內容,製作成三省吾「新」創新服務分享集》以總結創新經驗。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創新服務策略召集人盧永靖先生表示,『三省吾「新」』是指一而再,再而三省察自身的創新思維,從而使自己、業界、服務使用者三方面得益,形成三贏局面。

他又指,汲取過去三年經驗,工作小組今年將推行第四期創新計劃,會特別推動與商界企業及不同界別合作,「即使將來同事們不需再資助,只要這個創新理念已深深植根在他們腦海中,成為機構主流文化,創新發展之路,就能三三不盡。」

分享集電子版可在本處網站或以下連結下載

https://www.hklss.hk/uploads/files/publication-resource/lutheran-magazine/20230217_Innovation_Booklet.pdf

創新服務分享集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立即捐款